课程代码:00000001 | 课程名称:珠宝欣赏与鉴定 |
课程类别:各专业通识 | 课程属类:职业技能类 |
课程学分:2 | 计划课时:30 |
教学模式:讲授观摩 | 适用对象:所有人 |
先修课程:无 | |
课程部门:创意学院 | 教研室:产品教研室 |
制订人:庄正德 | 批准人:项建华 |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是作为鉴赏类的课程,课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创新精神,强化职业技能综合培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课程以《宝石基础知识》、《宝石鉴定仪器》、《宝石各论》、《常见宝石》、《稀少宝石》、《人工宝石及宝石的优化处理》、《宝石加工与玉石加工》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宝石的相关设计应用知识,并应用前期所学习的鉴定应用方法进行各种珠宝玉石识别。
课程对扩大视野,增强知识具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和就业,推广实施等岗位工作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撑。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我院推行人才培养模式及服务机构、企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实践性工作项目设置的。本课程在前期无需其它课程,更加注重现代科学理念与实践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由课程负责人、与学院共建“创建宝石鉴定师培训基地”的方式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具有校企“衍生企业”课程特征的教学体系,通过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企业化”和课程教学的“职业化”,转变原有教学重理论、轻技能、与企业与社会严重脱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薄弱等状况。
课程珠宝玉石的基本知识、设计、欣赏的具体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在考虑本专业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考证要求,即按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整合理论知识体系和技能模块;参照宝石鉴定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与素质。
第三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通过专业学习、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宝石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知仪器的使用程序,能运用专业知识,成为具有一定能力的宝石鉴定、宝石设计、宝石欣赏的能力,引导学生创业,从而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相关岗位工作与发展提升的素质。
二、分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借鉴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从天然珠宝资源中汲取营养。
2、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认知珠宝玉石的特点。
3、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趣味和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感受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融合,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学习者的艺术审美趣味,激发创作的欲望。
(二)表现与创造
通过教学引领学生鉴别宝石,使学生具备相关素质:
1、根据项目要求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分析;
2、充分理解课程要求,并能够根据课程培养鉴别能力;
3、具备一定的对市场的灵敏度;
4、掌握珠宝玉石鉴定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目标
1、正确归纳和表述品牌宝石设计基本概念,说明宝石识别的内涵、作用与意义。
2、熟知宝石调研分析的目的、内容以及一般应用程序、方法和要求。
3、熟知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基本理论。
4、熟知宝石基础识别的各种要素、原理、程序和方法。
5、有较高的艺术设计修养,熟知各种材料、工艺的用途与特性。
6、明确表述企业及品牌宝石设计效果的预测、监控的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具备较强的综合思考和判断分析能力,能正确的欣赏和鉴别珠宝玉石。
2、具备运用心理学、营销学等相关知识分析玉石。
3、具有资料检索、信息处理的能力。
4、具备审美趣味和艺术欣赏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研究精神,勇于开拓创新。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以保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5、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
6、具有全面、深厚的文化艺术及专业修养。
7、具有勇于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精神。
8、具备较强的组织筹划、沟通协调、制订计划和实施完成能力。
第四部分 教学内容
一、总体安排(模块设置与教学要求)
序号 | 教学模块(或项目) | 教学单元(或任务) | 建议课时 |
1 | 概论 | 一;系统宝石学:1基础理论,2宝石定义,3宝石的基本概念。4天然珠宝玉石必备条件.5,耐久性。6,稀有性。 | 2 |
2 | 分类命名 | 二;宝石分类:1天然珠宝玉石,2天然宝石矿的族、种、亚种的划分。3,天然宝石按价值和稀缺度的划分。4,天然玉石,高档玉石,5,中低档玉石,6,雕刻石。 三;人工玉石:1合成宝石,2,人造宝石,3,拼合宝石,4,再造宝石。 | 4 |
四;宝石命名;1,概述。 | 4 | ||
3 | 鉴定 | 五;结晶学基础;1 晶体与非晶体。2,晶体的分类。3,晶体的定向及晶格常数。 | 4 |
六;宝石鉴定仪器;1,各种仪器的作用。2观察各种仪器所显示的迹象,代表什么内容。 | 2 | ||
七;常见的二十种宝石。 | 4 | ||
4 | 加工销售 | 十;人工宝石以及宝石的优化处理。 | 4 |
十二;传统工具手工工艺与电动工具手工工艺的区别。(自己论文中摘要) | 4 | ||
十三;进入商场怎样鉴定珠宝玉石(实现技能与经验) | 2 | ||
累 计 | 30 |
第五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宝石欣赏与鉴定》课程是在教学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在本课程的实施中,必须促进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熟练的仪器操作能力、开放的思维能力、对地方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理解等方面职业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
三、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
(一)教材编写要求
教材的编写要以《按照国际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标准》为指针,可以讲义,校本教材的形式使用。
(二)教材使用建议
主教材:
《系统宝石学》张蓓莉地质出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