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大学美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本课程以艺术欣赏为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艺术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审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喜爱艺术,学习艺术、享受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充分应用各类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校今年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将《大学美育》作为校本教材,在新生第一学年度,两学期开设30学时,第一学期14学时、第二学期16学时,考查合格可获2学分。教材在编写策划中,包括艺术导论、音乐与美术欣赏、艺术鉴赏、摄影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9个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各艺术门类的基础性了解,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赏析与艺术审美实践,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欣赏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程对接中职课程为《美育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目标
1.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
3.弘扬民族艺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4.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单元名称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学时 | 备注 |
1 | 艺术导论 |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2 |
|
2 | 艺术鉴赏 |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欣赏与审美心理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 4 |
|
3 | 音乐艺术 | 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中外音乐作品欣赏 | 2 |
|
4 | 绘画艺术 | 绘画的种类绘画的要素欣赏绘画作品 | 4 |
|
5 | 影视艺术 | 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影视作品欣赏 | 4 |
|
6 | 戏剧艺术 | 戏剧及审美特征戏剧名作欣赏 | 2 |
|
7 | 舞蹈艺术 | 舞蹈的审美特征和种类舞蹈名作欣赏 | 2 |
|
8 | 书法艺术 | 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书法的类型及特征 | 4 |
|
9 | 摄影艺术 | 摄影基础知识摄影作品欣赏 | 4 |
|
10 | 实践考核 | 绘画及音乐实践考核 | 2 |
|
四、教学方法与教材推荐
1.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实践为引领,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音响、形式、情感等的理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审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2.教材的编写原则与要求:以更好的服务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密切联系各个专业的职业要求,大力推进精品教材的建设为主导思想。突出创新性、普及性和实用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与综合素质。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
3.推荐教材:
(1)《大学美育》,吴访升,顾明智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21年8月;
(2)《 美育训练教程》,唐子峰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2003;
(3)《大学美育》仇春霖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2005。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10分、课堂互动20分、作业10分;
考查方式:采用审美实践考核,着重考察学生的艺术审美实践能力。
六、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
1、教学硬件要求:多媒体教室;
2、教学资源要求:教材、PPT课件、网络资源等。